黃斑黑蟋蟀之交尾前後的鬥力比較

 

蔡尚悳(1) 楊正澤(2)

 

一、前言

流傳千年的鬥蟋蟀活動,隨著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而式微,近幾年來,台灣南部又掀起一股鬥蟋之風,有心人士希藉由舉辦鬥蟋蟀的比賽,使這項傳統民俗活動能夠繼續流傳下去。台灣鬥蟋蟀活動所使用的為蟋蟀科(Gryllidae)之黃斑黑蟋蟀(Gryllus bimaculata DeGeer),黑色型者俗稱烏龍仔,棕色型者俗稱赤羌仔,另有一型色較淡,略呈紅棕色者,俗稱紅娘子,一般體黑色,翅黑棕色至黑色,翅基部具黃斑,故名之,雄蟲體長概為21-27㎜,雌蟲體長約為20-26㎜,其分布於台灣全島,而以中南部較多。據鬥蟋人士的經驗指出,交尾後的雄蟲,其鬥力較交尾前為低?又有指出交尾後,雄蟲的鬥力較高?本研究擬針對此點問題,進行試驗設計以瞭解雄蟲之鬥力於交尾前後是否具有差異。

二、研究材料與方法

(一)研究材料

由編號1-1-7的雌蟲與編號718-2的雄蟲交尾後,於1996119日產卵,19961126日孵化168隻若蟲,1127日孵化95隻若蟲(其中有15隻於發育為成蟲前相繼死亡),1128日孵化1隻若蟲,並在19973月初至1997410日全部發育為成蟲。因部分蟋蟀已進行人工配對交尾或發育不健全(如缺腳或翅不健全),因此,本研究所使用材料是發育健全且體型相似之編號TC38TC44TC69TC70TC83CC23CC39CC77CC97CC9910隻褐色型雄蟲,以及編號C16C76C78C88C555隻黑色型雌蟲。

據鬥蟋人士指出;善鬥的蟋蟀,除本身的體型條件外,另與其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。然所使用的材料皆出自同一親代,並逢機選取為實驗組與對照組;另皆單一隔離於120㏄的圓柱型之透明飼養罐中,其內舖設有消毒後之等量同質砂土,並餵食等量的水(水置於10㏄的指形瓶,並以脫脂棉塞於瓶口)與同一品牌的犬用飼料,以控制上述因素所可能造成的鬥力差異。

 

 

 

(1)    環球技術學院環境資源管理系助理教授

(2)   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

 

 

(二)試驗設計

鬥蟋蟀前為使之穩定,常將蟋蟀放於手掌中,使其沿著手掌前進,此謂之掄蟀(又稱溜蟀),然為減少因手掌掄蟀所可能造成的技巧差異與其它變因(如手掌的氣味、角度等),故於自製鬥蟋箱(長×寬×高=70.0㎝×6.0㎝×13.0㎝,如圖1所示)的兩側另設計訓練區(長×寬×高=30.0㎝×6.0㎝×6.0㎝),即各設置一滾輪(以糖罐〔直徑約7㎝〕鑽孔製成,並貼有紗布,以利蟋蟀爬行),使兩蟋蟀隨著滾輪轉動而前進,待其前進的速度逐漸相同緩慢時,再以自製的挑弄工具(以約4㎝的油漆用刷毛,代替正式比賽所使用的貓鬚,並固定於長約20㎝的竹筷子前端)挑弄尾毛促其進入打鬥台(長×寬×高=19.0㎝×6.0㎝×11.5㎝)之中央隔板兩側間,待兩蟋蟀穩定且面對面時,再打開中央隔板使之遭遇而打鬥。

 

逢機選取編號TC38TC44TC69TC70TC835隻雄蟲為實驗組,另以編號CC23CC39CC77CC97CC995隻雄蟲為對照組,在交尾前24小時(1997421日),逢機選取兩組的蟋蟀使之打鬥(打鬥順序如表1所示),以瞭解其優勝劣敗之關係。

 

 

1 交尾前24小時(1997421日)逢機選取兩組蟋蟀之打鬥順序

實驗組/對照組

CC23

CC39

CC77

CC97

CC99

TC38

22

6

8

7

19

TC44

20

3

10

23

9

TC69

21

25

1

13

4

TC70

11

12

17

18

15

TC83

24

16

5

2

14

 

分別以編號C16C76C78C88C555隻黑色型雌蟲與實驗組編號TC38TC44TC69TC70TC835隻雄蟲配對,待交尾後當天(1997422日)及交尾後24小時(1997422日),依舊逢機選取兩組的蟋蟀使之打鬥(打鬥順序如表2與表3所示),以瞭解其優勝劣敗之關係是否與交尾前有所差異。

 

2 交尾後當天(1997422日)逢機選取兩組蟋蟀之打鬥順序

實驗組/對照組

CC23

CC39

CC77

CC97

CC99

TC38

18

3

6

17

12

TC44

14

4

9

24

1

TC69

23

22

5

16

8

TC70

2

11

20

15

25

TC83

13

21

19

7

10

 

3 交尾後24小時(1997422日)逢機選取兩組蟋蟀之打鬥順序

實驗組/對照組

CC23

CC39

CC77

CC97

CC99

TC38

12

8

24

23

1

TC44

7

6

3

18

16

TC69

4

13

15

14

11

TC70

19

5

22

9

21

TC83

17

10

2

25

20

三、結果與討論

(一)優勢關係背景

在交尾前24小時(1997421日),逢機選取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蟋蟀使之兩兩打鬥,以瞭解其交尾前之優勝劣敗關係。從表4結果得知,實驗組之編號TC38TC44TC703隻雄蟲為32敗的戰績,另編號TC69TC83此二雄蟲為14敗,因每隻雄蟲皆與對照組的5隻雄蟲各有一次的打鬥機會,而以同組中有3隻成蟲以上,於各自的5場比賽中戰勝3場以上判定為優勢,此可瞭解試驗材料之間的優勢排行(dominate hierarchy)。

4 交尾前24小時(1997421日)之鬥蟋結果(+、-表實驗組之勝敗結果)

實驗組/對照組

CC23

CC39

CC77

CC97

CC99

TC38

TC44

TC69

TC70

TC83

 

(二)配對交尾處理

1997422日分別以編號C16C76C78C88C555隻黑色型雌蟲與實驗組之5隻雄蟲配對。編號C88的雌蟲與編號TC70的雄蟲約於1小時後完成交尾,而雌蟲概於15分鐘後有產卵的動作(即將產卵管插入舖設於產卵與孵化用之隔離罐的脫脂棉中),編號C16的雌蟲與編號TC38的雄蟲約於1.5小時後完成交尾,而雌蟲概於1小時後有產卵的動作,編號C76的雌蟲與編號TC44的雄蟲約於5小時後完成交尾,而雌蟲亦概於1小時後有產卵的動作,另編號C55的雌蟲與編號TC83的雄蟲,以及編號C78的雌蟲與編號TC69的雄蟲,在配對約6小時中,此二雄蟲已產生精包,但一直無法順利將精包掛於雌蟲的產卵管基部,而無完成交尾,然依昆蟲生理學的觀點研判,精包的產生與嘗試完成交尾的過程中,此二雄蟲與完成交尾的三隻雄蟲概皆消耗了蟲體內的能量,以餵食經驗來說,一粒犬用飼料可供食用兩天,然交尾當天早上更換過新的飼料,而在交尾隔天早上發現,實驗組的5隻雄蟲概皆吃完,相對於對照組的5隻雄蟲之食用情形則與平常雷同。

(三)交尾後6小時打鬥

配對約6小時後,繼續逢機選取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蟋蟀使之兩兩打鬥,以瞭解其交尾當天之優勝劣敗關係與交尾前是否有所差異。從表5得知,除實驗組之編號TC44的雄蟲為32敗的戰蹟外,編號TC38TC70此二雄蟲為23敗,編號TC69的雄蟲為14敗,編號TC83的雄蟲為05敗。以上述之優勢與否的評定原則,實驗組中只有1隻雄蟲於其5場比賽中戰勝3場,然對照組中,編號CC23CC39CC77CC994隻雄蟲,於各自的5場比賽中戰勝3場或3場以上,故判定對照組的雄蟲於交尾後6小時具優勢的鬥力。

 

5 交尾後6小時(1997422日)之鬥蟋結果(+、-表實驗組之勝敗結果)

實驗組/對照組

CC23

CC39

CC77

CC97

CC99

TC38

TC44

TC69

TC70

TC83

 

(四)交尾後24小時打鬥

交尾後24小時(1997422日),依舊逢機選取兩組的蟋蟀使之打鬥,以瞭解其優勝劣敗之關係與交尾前是否有所差異。從表6得知,除實驗組之編號TC69的雄蟲為32敗的戰績,編號TC70的雄蟲為23敗,另編號TC38TC44TC83的雄蟲皆為05敗。再依前述之優勢與否的評定原則,實驗組中只有1隻雄蟲於其5場比賽中戰勝3場,然對照組中的5隻雄蟲,皆於各自的5場比賽中戰勝3場或3場以上,故判定對照組的雄蟲於交尾後24小時具優勢的鬥力。

 

6 交尾後24小時(1997422日)之打鬥結果(+、-表實驗組之勝敗結果)

實驗組/對照組

CC23

CC39

CC77

CC97

CC99

TC38

TC44

TC69

TC70

TC83

 

因礙於材料數量的限制,無法進行重複試驗以茲較為完整的假說測試,然綜合上述結果,將其三次打鬥的結果整理如表7,從優勢順序的變化,可初步推測;黃斑黑蟋蟀之雄蟲的鬥力,在交尾後有較低於交尾前之趨勢。

 

7 三次打鬥結果之優勢順序變化

勝場次數/打鬥時段

交尾前24小時

交尾後6小時

交尾後24小時

5

CC99

CC99

CC99,CC39

4

CC77

CC77,CC39

CC77

3

TC38,TC44,TC70

TC44,CC23

TC69,CC23,CC97

2

CC23,CC97

TC38,TC70

TC70

1

TC69,TC83,CC39

TC69,CC97

0

 

TC83

TC38,TC44,TC83

 

四、結論

(一)      為進行試驗所自行設計與製作的鬥蟋箱,擬可在三個部分加以改良:滾輪上的紗布加長延伸至訓練區的外隔板,便於蟋蟀順利爬上滾輪,另將紗布加寬,減少空隙使蟋蟀能順利爬行;其次,在訓練區的側板下緣挖一橫溝,以便在打鬥後,將蟋蟀導出箱外;再者,將五片側板加長以便於使用。整體來說,所設計之鬥蟋箱,極便於人工掄蟀與供觀察鬥蟋蟀之用。

(二)      據鬥蟋人士指出;雄蟲交尾後會損其鬥力。另亦有人持不同看法,認為完成交尾的雄蟲,有為保掛於雌蟲尾端的精包,反較交尾前具有鬥力。然從試驗結果看來,除編號TC69的雄蟲於交尾後24小時鬥力提昇外,另實驗組的四隻雄蟲之鬥力,在交尾後概較交尾前有降低的趨勢。

 

五、參考文獻

楊正澤。1993。台灣蟋蟀亞科(直翅目:蟋蟀科)生物系統分類。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。

楊正澤。1995。探訪蟋蟀的家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。

楊正澤、張玉鈴。1992。鬥蟋蟀。自然生活:6265

楊平世。1980。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(6)-臺灣昆蟲(I)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。

金杏寶、劉憲偉。1996。常見鳴蟲的選養和觀賞,第一版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上海市,中國大陸。

Alexander, R. D. 1961. Aggressiveness, territoriality and sexual behavior in field crickets (Orthoptera : Gryllidae). Behaviour 17: 130-223.

Alcock, John. 1993. Animal behavior -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, fifth eds. Sinauer Associates, Inc., Sunderland, USA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5E掌門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